文学院“三下乡”活动成果展示(四)| 文化振兴兴非遗,青年助力励复兴
作者: 时间:2023年09月23日 13:50 点击数:
文化振兴兴非遗,青年助力励复兴。非遗文化是我国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振兴离不开非遗传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文学院学子立志做有理想、肯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组织大学生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梁晓玲教授带领社会实践团在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白银纳乡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青春风采。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2006年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作是鄂伦春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2008年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践团成员携黑龙江省电视台记者通过参观鄂伦春族非遗文化馆切身体会鄂伦春族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实地走访、采访18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村干部以及当地居民、以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探寻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现状,收集近百鄂伦春族花纹图样制为纹样包及文创产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团队从鄂伦春族的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拜访18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录制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访,并将经过大数据整合分类后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字、视频、VR等非结构化数据形式进行留存,其中为桦树皮制作技艺、摩苏昆、狍皮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录制留存。
团队同鄂伦春族数十位非遗传承人一并学习桦树皮及狍皮非遗制作技艺,团队进入关桃芳的桦树皮手工镂空画工作室拜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及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关桃芳老师,跟随老师了解学习每幅“孤品”背后的故事,放射出更加灿烂的民族文化光芒。在国家级鄂伦春非遗传承人的郭宝林家,他把桦树皮船手工制作技艺等一生所学和宝贵经验变成点点星火,让非遗产品转化提升为非遗产业,助力大兴安岭文旅产业新发展。团队成员则记录了桦树皮制作的全方位步骤,更好的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
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传承百年的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但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每一个非遗传承人背后的艰辛,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上面临的困难重重,并根据调研采访内容制作首个鄂伦春族非遗数据库及线上文化馆小程序,根据收集文案纹样制作首个鄂伦春族纹样包及近百文创产品。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学院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深入基层,在民族振兴中厚植情怀,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融进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
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秉持多听、多看、多探讨、多总结的原则,就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文化振兴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积极深入基层,同非遗传承人一并学习技艺,实地采访当地居民并进行调查问卷,深入探寻文化发展现状以便更好了解并传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师大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为民族振兴添砖加瓦,拾柴添薪。文学院“三下乡”学子立志传承并发扬好非遗文化,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文学院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家乡、深入家乡、增长本领、坚定信念,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中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