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大会暨安全教育大会
作者: 时间:2025年09月01日 20:03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于7月8日上午10时,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大会暨安全教育大会。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吕红伟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学院团委指导教师金雨婷、各实践团队指导教师代表及全体实践队员等80余人线上参会,会议由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王晨主持。


大会第一项,由王晨简要介绍文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整体情况。本次共组建7支社会实践团队,队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各团队将围绕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戍边卫国的使命担当,分赴各地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青年队员们将深入红色教育基地、扎根乡村振兴一线,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社会发展,让青春理想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绽放光彩。

大会第二项,重点部署社会实践团队的安全防护工作。主持人以过往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围绕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等方面,逐项作出详细说明和具体要求。同时,系统讲解了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方法,旨在为全体实践队员筑牢安全屏障,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大会第三项,举行安全告知书签署仪式。全体实践队员认真研读告知书中的各项条款,明确自身安全责任与义务。随后,队员们郑重签署姓名,承诺在实践全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全面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


大会第四项,由实践团队队长代表邹柏桐同学发言。她表示,作为团队负责人,深知肩负重要职责,既要带领队员积极投身实践、高质量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也要全面统筹团队安全管理,确保实践行程稳妥有序推进。她郑重承诺,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实际作为彰显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大会第五项,由金雨婷老师作实践寄语。金雨婷首先深刻阐述了实践意义,强调实践绝非简单参观打卡,而是要求全体同学深入乡村一线经受历练,在真实历史与社会场景中深刻理解“知行合一”,切实将书本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提升实干本领与综合素养。 其次,金老师明确了团队使命的核心, 指出每支实践团队的根本任务要始终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九个字展开。她勉励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协作中共同进步、同步成长,充分体现团队价值。最后,金老师着重强调了安全是实践的前提。她嘱托同学们务必时刻牢记人身财产安全,外出严格遵守“三人成行”原则;同时,要以真诚态度尊重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习惯,服务乡亲、融入基层,展现我校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与文明素养。


大会第六项,由吕红伟副书记作总结发言。他围绕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动员:第一,在历史感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刻认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更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关键淬炼契机,对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具有深远影响。第二,在服务社会中践行责任担当。要明确实践过程的核心要求,全体同学需牢记肩负的使命责任,以饱满热忱和昂扬姿态奔赴实践一线,将青春力量融入服务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在基层沃土中锤炼本领、贡献力量,切实践行责任担当。第三,在规范管理中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是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各实践团队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通过规范管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落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根基,确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稳步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大会暨安全教育大会的顺利召开,为我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有序、安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指导教师的专业引领下,通过全体实践队员的团结协作与奋发进取,本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必将取得丰硕成果,实现预期目标。 期待各实践团队能够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踏上征程,并最终满载收获、平安凯旋;祝愿全体队员在深入基层的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在服务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展现价值、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