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实践 || 萤末微光筑新梦,化雨润“芽”暖童心——“苔花朵朵开”线上公益课堂

作者: 时间:2024年03月14日 21:27 点击数:

  “苔花朵朵开”线上公益课堂是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典且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自项目成立以来一直本着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弘扬志愿精神、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坚持以语文学科教学的线上公益课堂为主,融合黑龙江地域风情特色,将语文教学与徳育、美育相结合,做到成绩与素养“齐飞”,彰显文学院学子关注留守儿童,勇担时代重任的良好风貌。

  作为系列活动的第六次举办,本次活动共开设“一对一”语文基础补弱课以及“一对多”诗歌鉴赏及作文专项拔高课、“妙笔生花”书法课堂及“黑龙江人文风情”科普课程。在经典项目教学中又结合冰雪大世界的开展进行课程创新,进行文化知识科普,落实德育、美育要求,递出文化教育地方特色名片,拓展留守儿童认知思维纵深度与知识面广阔度,体现中文学子的人文关坏和赤诚之心。

语文基础补弱课堂

  在“一对一”语文基础补弱课堂中,志愿者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制定个人提分计划,进行查漏补缺。课前志愿者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所在地域使用教材、教学进度、有待提高项目,明确每节课的上课重点。课后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留符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并于第二天针对学生习题作业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课前小测与知识讲解。力求精准提分,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实时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解答学习难题,纾解成长烦恼,将对学生的关怀落实到细节。同时采用手写板书与线上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真实感,并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新知。

“一对多”专项拔高课堂

  在“一对多”专项拔高课堂中,团队经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薄弱项目,针对初中学生共性的薄弱项目,选拔出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提分经历的同学进行“一对多”诗歌鉴赏及作文专项拔高授课。课堂设置有趣的课程导入以及互动抢答环节,讲授内容紧紧围绕中考题型展开,坚持将趣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志愿者不仅带来精彩的讲授,更分享自己本学科学习经验及提分方法、答题妙招等,真正解决学生最需要但提分较困难的项目。

“黑龙江人文风情”公开课

  在“黑龙江人文风情”公开课中,两名本地志愿者与来自海南的同学进行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隔空畅聊。本次课程共分两个板块,由来自哈尔滨的本地志愿者详细介绍学生最关心的冰雪大世界,从烟火中感受历史和当下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冰城魅力。由另一位志愿者系统介绍黑龙江其他地域的风景,分享龙江各地特色美食、风土人情与旅游攻略。

  作为本次项目的“德育”课程,最大亮点在于利用线上平台带学生云游龙江,扩展贫困地区学生见闻,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直观感受冰城魅力与龙江风采,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走出大山,去看世界的种子。


“妙笔生花”书法课堂

  在“妙笔生花”书法课堂中,志愿者现场教授学生用毛笔字写春节对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课程通过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熟知汉字字形字义,书写技巧,扩展学生识字范围及字词的多意理解,推广正规语言的使用,促使学生规范用语,规范答题。

  作为本次项目的“美育”课程,团队的初衷不仅在于让初中学生规范书写、工整答题,更在于借专业所学带领学生走进“汉字之美”,品味汉字构型之妙,以点带面,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使孩子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燃兴趣,增强学好语文学科的信心。

活动总结


  在志愿者日常管理与反思方面,团队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每日收取工作日记,随机入会听课,并对授课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力求打造完美课堂,让每位学生高效率学习,充分理解知识。并通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分享会,借鉴优秀志愿者的教学方式、教学计划、课程导入等可取之处,在交流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反思不足,进取提升,完善师范生的授课技能。

  用心筑梦,爱伴成长。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修身为基,以立义为梁,以实干为砖,构筑理想之城,紧跟时代号召,回应社会关切,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在实践的淬炼中不断提升授课技能,深化教师职业认识,为将来作为真正的人民教师走上讲台打下基础。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陪伴驱散孤独的阴霾,点点星光,汇聚散发无尽光芒,可点亮黑夜,亦可驱散寒冬刺骨的风霜。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