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三下乡”活动成果展示(一)|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作者: 时间:2023年09月23日 13:28 点击数:
乡村振兴在当下,青春聚力正当时。龙江振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可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文学院学子立志做有理想、肯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本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龙江振兴。文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赴哈尔滨市方正县、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翻身村、绥化市北林区、建设乡等地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用实际行动点亮青春足迹。
方正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虽被众多小山丘环绕,但腹地平坦肥沃,得益于气候条件,十分适于种植水稻,且种植出地水稻十分香甜。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开展初期进行了充分调研,了解到方正县过去的积贫现象严重,为改善这一现状,方正县近年来依靠国家政策,深挖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力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重点,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产业发展滞后。实践团成员在深入走访当地特色产业、采访基层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方正县正不断向前端种植业学习发展,稳步提高科技含量和机械使用率,在方正人民自发努力与县政府的推力助动下,方正县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秋然米业,今天,其名誉已响彻全国,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同时,在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下,也带动了文化、教育、娱乐、公共设施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新时期以来,依安县党委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立志为脱贫攻坚战略写下依安注脚,为翻身村实现全面脱贫、持续发展描绘幸福蓝图。脱贫攻坚是“为人民谋福,为我党筑基”的重要民生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地方特色。发展成就团成员了解到随着“哈—大—齐—绥”白鹅产业带核心示范区的稳步建设,鹅苗需求量大幅增加。翻身村振兴鹅产业,力求打造“畜牧强镇”“鹅雏孵化小镇”新品牌,让村里百姓端上了“鹅饭碗”,促进依安县国家级白鹅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
升级特色产业,形成比较优势。翻身村既立足于“特色”,又着眼于“产业”。在大力发展甜菜种植的同时,依托依安县境内瑞雪糖业的分厂,打造甜菜加工产业,形成优势项目,以产业链延伸为村里种植户打造甜菜销售保障线。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翻身村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以产业兴旺之桐,引来经济发展之凰。通过实施社保政策、提供就业援助等方式,保障贫困人口的权益,奏响“翻身向小康”之曲。
实践团成员在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了北林区新型发展模式。近年来,北林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群众的身边事要紧事烦心事解决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为农业生产大县,没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永远强不起来。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当地负责人,深入了解到北林区如何实现从产品大县向农产品强县转变,如探索建立大豆产业党委,以全面叫响“党旗引航”特色党建品牌为主题,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了“大户带小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实现了共办服务组织、共建发展目标、共筑综合平台、共享行业信息、共育精英人才、共谋发展大计,不断提升北林区大豆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北林区大豆产业良性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蓄积动能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北林区的成功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价值。
建设乡地处青冈县西部,所在辖区共12个行政村。
通过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调查、查阅相关文件发现,建设乡自新时期以来,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之矢,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之的。
基础建设是民生之要,公共服务是社会之本。建设乡以农村基础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最是乡风能致远。建设乡不满足于产业兴旺的“单打独斗”,立志产业兴旺与乡风文明的“比翼齐飞”。党委政府规划部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工作,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一个绿色文明之乡正渐行渐近。
文学院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深入基层,在乡村实践中厚植情怀,把对乡村的热爱之情融进血液中、体现在行动中。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秉持多听、多问、多探讨的原则,就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生态、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积极走访党员干部、老年人群体、乡镇企业,根据自身所学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助农服务,如帮助农户整理菜园,配合乡村学校完成家庭教育工作等。
广袤无垠的农田、生机盎然的山野,文学院“三下乡”学子的身影穿梭其中,为国,热爱故土,热爱党和人民,将青春筑成固实的材料,为祖国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为民,我将无我,以感恩之心融入厚重土地,怀抱我们共同的祈愿,共同奔赴新时代伟大征程。将所学化所用,致力于社会、致力于国家。文学院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龙江振兴贡献中文力量。